初审编辑:聂冬梅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菏泽报道
近日,菏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山东省工商联十四届三次执委会议暨助力菏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
岁末年初,关键节点,两个大会密集召开,总结过去,布局未来,为菏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寻路把脉。
2023年前三季度,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再次居全省第一。十年实现“三级跳”“五进位”,已经跻身全省中游的菏泽市,在“万亿俱乐部”成员青岛市、济南市以及“万亿俱乐部预备军”烟台市、潍坊市等省内一众“尖子生”面前,如何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再次实现突围?
抢抓发展机遇,勇挑“后来居上”重担
“鲁西崛起”这个时代命题,将沉重的职责赋予了菏泽,同时也为菏泽带来全新的机遇。
2018年9月,山东省发布了《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支持菏泽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培育现代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2月,《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赋予菏泽174条支持政策,在鲁西5市中数量最多。
一个个利好政策为菏泽树立了赶超信心。菏泽干部聚焦“后来居上”目标,铆足了干劲。
在菏泽,市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2023年,菏泽招引项目218个,总投资955.9亿元,其中,落地项目89个,计划总投资199.7亿元。近千亿元的投资为菏泽注入了发展资本,也为菏泽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在政策利好下,菏泽抢抓基础设施建设:牡丹机场开航以来,航线通达28个城市;菏泽东站日开行列车达到56列;雄商高铁菏泽段加快建设;巨野麒麟港日吞吐量超过万吨,巨野万丰港日吞吐量超2万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翻番,实现县县通高速……菏泽逐步成为综合立体交通的“新枢纽”,为菏泽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四年布局谋划,核心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核心产业崛起让菏泽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对于菏泽来说,近年来工业产业起步虽晚,但是却呈“后来居上”之态,“工业强市”战略成为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城市密码。数据显示,1-10月,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4938.4亿元、利润369.7亿元,同比增长7.8%、41.5%,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
产业为王,是每个城市深谙的发展之道。2019年,经过深入研究论证,菏泽市委明确提出构建“231”特色产业体系,全面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经过4年布局,“231”特色产业体系已集聚成势。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当前,业态一流、产业一流、模式一流的现代医药港初具气象,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郓城四个专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港四园”发展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菏泽生物医药营业收入达到481.4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去年达到729亿元,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再看高端化工产业。2023年全市共有66个化工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17.2亿元。旭阳天辰年产20万吨尼龙66新材料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东明石化集团年产30万吨upc试验项目进展顺利,形成了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化工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菏泽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712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6%。
菏泽市以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产业为核心的“231”特色产业已渐成规模。目前,菏泽正在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细分领域,深入推进实施“链长制”,实现重点产业链式发展、加速崛起。
“产业链”新布局,力推重点产业聚链成群
通过链条招引项目凸显集聚效应,是菏泽的得意之笔。
今年,菏泽市重点梳理了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木材加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商贸物流等10条重点产业链。全面实行市级领导挂帅重点产业的链长制,牵头负责建链、延链、强链工作,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市委书记和市长既是“总链长”,也是具体产业链“链长”,四大班子领导均有责任、有担子。菏泽市要求各位“链长”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业、抓园区、抓项目,让更多的链主企业引领舞动产业链。
2023年前10个月,9个重点产业(商贸物流除外)实现营业收入4411.24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89.3%。其中,生物医药、机电设备、木材加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两位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接近50%。重点产业利润更是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化工、机电设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利润同比增长约100%,新材料产业增长200%以上。
郓城旭阳天辰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02.5亿元新上高端聚酰胺(尼龙66)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加快了煤基精细化工向下游尼龙产品的延伸;单县尚舜化工高性能不溶性硫磺项目、曹县圣奥高含量橡胶防老剂tmq扩建项目建成并投入试生产,让橡胶助剂产业链条优势更加明显;鄄城龙蟠科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由无到有、由单一到链条的重大转变,填补了菏泽市在锂电池产业领域的空白。
营商环境再优化,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国内知名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对全国企业迁移情况进行了两次分析评估,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有1130家企业由省外迁入菏泽、居全省第1位;2018年以来民企净流入752家,列全省第2位、全国第17位。
还有一组数据,在2023年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中,东明石化集团位居第3位,步长制药位居第100位。4家企业家入围山东省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
靓丽数字的背后是菏泽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菏泽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2023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着力解决菏泽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锻造事争一流的作风。围绕系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召开了全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三亮”专题行动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出台了《菏泽市2023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硬办法。
作为全市最大的政务服务窗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与企业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推进“集中办”“网上办”“一件事一次办”,平均办事用时降低75%。
2023年,菏泽召开20多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围绕民营企业各类民商事纠纷,出台了18条实施意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菏泽海关制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17条意见,依法为企业减免处罚及滞纳金约280万元……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给足企业安全感。“谁跟企业过不去,政府就跟谁过不去”在菏泽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广泛共识。
让企业有担当!让政府有作为!
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是主角。
企业家的担当夯实了菏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以东明石化为例,“以民族工业强企梦助推伟大中国梦,进军世界500强”,这是李湘平一直以来的梦想和愿望。
以原油为原料直接生产烯烃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的难题。围绕高端烯烃新材料这个链条,东明石化做精“油头”、拉长“化尾”,加快炼化一体化步伐,相继启动年产300万吨减油增化和upc科技试验工程、烯烃新材科技示范工程,构建以高端聚烯烃、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为特色的高端石化产业链。
在李湘平的带领下,东明石化目前已连续15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未来三年,东明石化计划新增投资千亿元,建设1500万吨/年炼油一体化和2×100万吨/年upc项目,在菏泽形成2000万吨/年高端化工原料基地。“三步走”战略全部完成后,东明石化在东明区域实现销售收入过3000亿元,利税过500亿元,社会贡献过千亿的目标,跻身“世界500强”。
企业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政府则始终与广大企业家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如既往地尊重企业家。
2023年1月28日,春节开班第一天,菏泽市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便是“企业家队伍建设暨杰出企业家颁奖大会”,授予李湘平、徐文芹、徐承秋、彭继先、赵菁“菏泽市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个人二等功一次。第3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邀请菏泽市杰出企业家代表李湘平共同启动开幕式。
菏泽真正做到了让企业家站c位当主角。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下的菏泽发展信心空前高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菏泽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马不停蹄。
初审编辑:聂冬梅
责任编辑:刘进